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海神家族 --- 陳玉慧

受到友人的推薦讀了這本書,上網搜尋了一下發現這也是建國高中寒暑假的建議閱讀書目之一,就在快退伍之際趕快把它買來看,所幸工作之餘還能有空進行閱讀。

這是一部感人的小說,的確會讓你從打開第一頁開始就想要閱讀到最後一頁,透過一個在異鄉飄蕩多年的女子和兩尊神像,她再一次地回到故鄉台灣,開始的一段尋根之旅,藉由這一趟旅程她重新發現了自己的故事,也從這段故事中發現了自己和家族成員的身世,彷彿我們讀者也一同經歷了從日據到二戰以來的民間台灣史,我們也似乎一同發現了我們自己的故事。

小說當中的男性總是缺席著,他們總是因為著各式各樣的理由讓家中的女人孤單著,海神媽祖似乎特別能反應這個孤島上的女性那種獨特靜默的哀愁,似乎她們的眼中都有一雙堅毅的凝眸,在期待著海洋的廣袤無垠中的希望。

這小說是能引起共鳴的,因為它涉及了日據和二戰的時代,還有國民政府來台時的白色恐怖,引起了當時台灣人民對自我身份的懷疑,以及當時民眾內心的矛盾與掙扎,甚至是反抗之後所帶來的悲劇。

我總是喜歡說越不安的時代背景越能寫出偉大的小說,比如說巴斯特那克的「齊瓦哥醫生」,就是以俄國革命為背景下的一段驚天動地的愛情,比如說莫言,余華,畢飛宇這些我愛的要死也較為台灣讀者熟知的大陸作家,他們感人的作品多半是和文革時代有關,那種感人的精神,就是來自於現代作家對當時的一種反思,一種寄情,也可以說是一種批判,透過這樣的批判我們才能去思考同樣也是蘊含在那個時代的我們自身,而日據與國民政府遷台就是這塊土地的人民對自我價值的質疑與衝突的根源。

陳玉慧必然是受赫塞影響很大的,海神家族當中的女主角我相信也反應了一部份她心中的自己,我相信她是對自己感到懷疑的,因為旅行和遠離家鄉在某種層面上會讓我覺得是一種尋找自己的過程,但我們不見得會看清自己的全貌,但是可以慢慢地去認識自己,探索自己內心未知的領域。

如我所說的,這是一部很感人的小說,只是還稱不上很上乘的藝術作品,因為有點過於通俗,不過我從來沒有輕估通俗的力量,通俗可以讓更多人欣賞,若是能這樣雅俗共賞,就更難能可貴了。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The Grand Bleu (1988) 碧海藍天 -- 想像即是真實





我跟很多人一樣很喜歡Jacques對Johanna說的一段關於人魚的故事。
是一種對大海的嚮往,也是一種對無形或是形而上的美的一種追求。

" You go down to the bottom of the sea,
   where the water isn't even blue anymore,

   where the sky is only a memory,
   and you float there, in the silence.

   And you stay there, and you decide, that you'll die for them.
   Only then do they start coming out.
   They come, and they greet you,

   and they judge the love you have for them.
   If it's sincere, if it's pure, they'll be with you,
   and take you away forever. "
                                                                                  --- Jacques




大海最後就把Jacques帶走了,如Enzo所說的,他並不是一般人,他彷彿是來自於海洋也注定要回到海裡去,對Jacques來說Johanna似乎只是魚,他們的愛情只是一個短暫的交會,而不是屬於一種對永恆的渴求與追尋,所以Jacques還是走了,電影中這種超現實的手法使用地非常順暢或許我們會有一些懷疑到底我們看到的是想像還是真實。

想像即是真實。


盧貝松早期的電影的確是充滿了感動與藝術層次,碧海藍天是很上乘的藝術作品,很難接受盧貝松後來也成為了拍計程車和外星人的專家,或許現實的環境並不允許他有太多對海洋的夢。

看完突然覺得好想游泳。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Bloody Sunday (2002) --- 血色星期天

Director: Paul Greengrass

Writer: Paul Greengrass

"And the battle's just begun, 

There's many lost, but tell me who has won?

The trenches dug within our hearts

And mothers, children, brothers, sisters 

Torn apart.

Sunday, bloody Sunday.

Sunday, bloody Sunday. 
                       —U2 "Sunday Bloody Sunday"


紀錄片式的風格,記錄著1972年1月30日,在北愛爾蘭Derry這個地方發生的一起流血衝突,造成14死29傷,死傷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不乏一些未成年的青少年。

起初只是一名議員希望藉由遊行採用非暴力的方式表達愛爾蘭民眾的權力,他是甘地和馬丁路德金的信徒,他相信自由和民主,相信不是只有石頭和槍桿才能換得真正的自由。

但其實群眾運動並不如想像中的單純,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 Army(IRA)多次和北愛爾蘭的英軍起衝突,英軍相信IRA絕對會參與其中的動亂,並且由於先前和IRA的衝突,更讓英軍對於這次的遊行活動有了成見,他們將之視為一場戰爭,他們已經在先前的幾次交手當中折損了一些弟兄,這次他們相對來說是非常緊繃的。

遊行就這麼開始了,一邊是充滿理想,一邊是緊張且帶有復仇意外的情緒高漲著,在被滿是英軍路障包圍的小鎮裡面,看到荷槍實彈的英軍,狙擊手,悍馬車,遊行的人群當中有小孩、婦女、老人和青少年,在議員Ivan Cooper以理性和平的精神領導下緩慢的前進著,本來計畫的路線遊行的終點是市政廳,但是臨時被要求更改,遊行的群眾當中有人開始不滿。

有人開始脫隊堅持要往市政廳的方向前進

Ivan Cooper不斷地用擴音器要求大家跟著前方引導的卡車。

Ivan Cooper衝到那群脫隊的民眾和年輕人的前面要求他們理性回到隊伍上。

領導的人說一旦脫隊了你就不在是這次遊行活動的一員。

在英軍的路障前,緊張逐漸升高,開始有年輕人叫囂並且丟擲石塊,他們要英軍退出愛爾蘭。

"Brits OUT!" "Brits OUT!" "Brits OUT!"

首先出動了噴水車,然後是催淚瓦斯,接著是塑膠子彈的射擊,但每一個指揮官所謂的Minimal Force to keep the law and order反而使反對民眾的情緒升高。

英軍一個特戰單位不顧指令地開始行動了,他們在車上激勵自己的士兵,這是一場戰爭!

英軍開始向所謂暴民射擊,他們聲稱有看到IRA的狙擊手,有使用炸彈的IRA混在人群當中,特戰單位不停地向民眾掃射,甚至是漫無目地屠殺性的射擊,沒有任何確切的目標。

脫隊的民眾發現有人被射殺了,更加引起群眾的憤怒,原本不願意以暴力手段挑釁的民眾也變成了暴民,開始不停地丟擲石塊。

幾名無辜的老弱婦孺被射殺了。有些甚至是從背後開的槍。

Ivan Cooper和另一名領事者Bernadette Devlin,發現英軍其實不是在使用塑膠子彈,英軍已經開始攻擊,民眾開始逃亡四散,但是有許多民眾在混亂當中被射殺。

事後Ivan Cooper譴責英國政府的行為,
"I just want to say this to the British Government... 

You know what you've just done, don't you?

You've destroyed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you've given the IRA the biggest victory it

will ever have. 

All over this city tonight, young men... boys will 

be joining the IRA, and you will reap a whirlwind. "

英國政府調查這件事情的始末,但是公正性備受質疑,在十四名死者身上只有一名有找到跟炸藥相關的鉛的痕跡,並且有幾位死者身上有火藥的痕跡,但這都被認為是英軍在移動死者屍體時所沾上的。

大部分現場的目擊者,英國和愛爾蘭兩地的記者都親眼目睹無辜手無寸鐵的民眾遭到射殺,目前整個事件到現在都還在等待最後報告的出爐。

這電影拍得非常的真實。

群眾運動對有理想的人來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民眾走上街頭透過遊行示威來宣揚自己的訴求,特別是當那些正常的管道不得行,或是根本沒有所謂的管道的時候,自由在這裡就變得無比的重要,可怕的是,這樣純粹的理想是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所利用的,1972年的那一天沒有人確切知道是否真的有投擲炸彈和持有武器的共和軍,但是民眾的確被煽動了,就是兩方的恐懼所煽動,真正得利的就是要兩邊對立持續升高的有心人士

讓我想起了台灣的群眾運動,或許那些帶領人民上街頭、靜坐抗議表達訴求的政治人物,是有一些很純粹的理想在心中的,我是說或許,畢竟我也深深地懷疑著,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一些在背後想要出來增加族群和意識形態對立的人在背後煽動,用激情的言詞和激烈的手段去鼓動那些特別容易受到煽動的人,而那些握有槍桿握有武器的政府警察軍人們,同樣地因為恐懼為了捍衛自己個人渺小的生命,和上頭交代的命令,不得不做出一些反擊這時候誰才是勝利者呢? 

上位者應當去思考維持秩序的方式,以及了解根本的問題所在,或許是陳腐的官僚體制和討人厭的文化這種根深蒂固的原因。

民眾更應當去思考自由與民主的意義,並不是只是可以走上街頭搖旗吶喊,丟丟石頭和雞蛋,要誰誰誰下台就是民主了

2009年9月7日 星期一

Synecdoche, New York (2008) --- 紐約浮世繪

Director:Charlie Kaufman

Writer:Charlie Kaufman

劇情方面不想談太多了。

在有點意識流又有點自我分裂的情況下,Philip Seymour Hoffman完美演出,
生命的悲劇不停地重複上演,結婚有小孩,離婚,又重新愛上別人,結婚有小孩,又愛上了別人......

一段緊張又帶有罪惡感的關係,對前妻和小孩的思念,漸漸地彷彿也失去了自己對生活的意義。
所以這電影給我的感覺很像是一種對生活的意義的探索,藉由舞台表演的形式來呈現,我們在劇中看到很多這樣的表現方式.然而生活並不完全是這樣的,時間會一直不斷地往前,我們沒辦法像表演舞台劇一樣可以一直排練,每一個表演都是有意義的,而且無法重來,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但卻也是沒有劇本的.

我思考著,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我們以為我們選擇了自己的角色,我們以為我們選擇了自己的命運,其實不然,命運像一陣風一陣浪一樣在後面吹著我們,推打著我們,逼迫著我們向前,去面對死亡,面對自己的命運,即使我們多麼不願意。

最後我們承受一切,承受最終的孤單,在孤單中死亡。

這電影給我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我看完之後一個人走在深夜的路上,任悲傷和徬徨無助地流竄。

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推拿 -- 畢飛宇



"他從愛的背面了解了愛---正如盲文,只有在文字的背面,你才可以觸摸,你才可以閱讀,你才可以理解。彷彿是注定了的。"

畢飛宇的小說實在是太精采了,這本書還等不及繁體中文版上市,我就很迫不及待地在柏克萊上面買了簡體字版的,但是等到我一本一本地把手中的書讀完,讀到這本的時候,繁體字版竟然也悄悄地出現在書店開放的架上了。

跟前面幾部橫亙時代且著重在描繪女性內心的作品比起來,這部"推拿"花了更多的心思在一個我們未能想像的世界---盲人的世界。在那個看不見的世界裡,似乎人的心思也變得更縝密了,耳朵也變成了眼睛,聽出了一些眼睛看不見的內心,他們的內心是堅強的,因為已經有了殘疾,既然活下來了,就不能夠在欠人,尤其欠別人的人情。

精采的句子太多了。

"神說:要有光 於是就有了光 可有些地方卻一直沒有光.
  朋友說: 沒有光也要好好活 他們就始終好好地活."

"痛和疼有什麼區別呢? 從語意上說,似乎並沒有。沙復明想了想,區別好像又是有的。痛是一個面積,有它的發散性,是拓展的,很鈍,類似於推拿裡的'搓'和'揉'。
疼卻是一個點,是集中起來的,很銳利。它往深處去,越來越尖,是推拿裡的'點'。到後來這疼又有了一個小小的變化,變成了'撕'。怎麼會是'撕'的呢? 胃裡的兩隻手又是從哪裡來的?"

"既然這個世界上有鮮花有牛糞,那麼鮮花為什麼不能插在牛糞上呢?"

"戀愛永遠不能等同於一般的事,它有它的儀式。要麼一句話,要麼一個動作,
也可以兩樣一起上,一起來。只有某一個行為把某一種心照不宣的東西'點破'之後,
那才能算是戀愛。"

"'花錢'的'花'為什麼是'花朵'的'花'?意思很明確了,錢就是花骨朵,是含苞欲放的花瓣。只要'花'出去,每一分錢都可以怦然綻放。忽如一葉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Hallam Foe (2007) --- 在屋頂上流浪

他偶然間發現了一個女子Kate,長的和他死去的母親一模一樣,他到她工作的地方找她,告訴她他想要一份工作,他順利得到了工作。

他跟蹤Kate他窺視Kate,他看著她和公司的另一個主管做愛,他對她充滿迷戀。

十八歲的那一天,他們一起愉快地度過,他們甚至開始交往。

偷窺的事情被發現了,Hallam的父母親也找到離家多日的Hallam,一切出現了新的變局。

最後的他,離開了這一切,他明白他的父親為什麼會放棄拯救自己的母親,這些年來父母親之間的愛,被母親的病情折磨著兩個人,放手讓他的母親走對父親來說是多麼的心痛。

他想要殺死他的繼母,但是他發現他錯了,他必須要原諒。

最後那一個景,Hallam回到Kate家門口,Kate似乎有了新戀情,她說她也是個不擅於處理自己關係的人,他似乎明白他對Kate愛是來自一種對母親死去時的依戀,是一種親情與愛情混淆的錯覺,Kate豐腴的身形,對性愛的渴求,獨立自主成熟的形象,隱約似乎有一種母性的影子。

分別時他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她親了親他的額頭,這場忘年之戀就這麼結束了,我感覺到那似乎代表著他十八歲的一種長大,一個人生的轉折,彷彿經過了這一切她又可以重新去愛人,重新開始生活。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Girl, interrupted (1999) --- 女生向前走

Director:James Mangold
Writers: Susanna Kaysen (book) James Mangold (screenplay)

"Have you ever confused a dream with life?
Or stolen something when you have the cash?
Have you ever been blue? Or thought your train moving while sitting still?
Maybe I was just crazy. Maybe it was the 60's.
Or maybe I was just a girl... interrupted. "

這個電影最精采的地方就是有兩個傑出的演員震撼人心的表演.

Angelina Jolie和Winnona Ryder。

Susanna Kaysen一個十八歲的少女被診斷為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邊緣性人格疾患,並且在醫院當中結識了一些病友,最後康復出院的故事。
我們可以從這電影中稍稍的認識一下什麼是邊緣性人格疾患,這些人通常始於成人早期之前,在各種環境背景下表現的一種廣泛模式,對人際關係、自我形象、情感表現極為不穩定,且非常容易衝動,並且有自殺的傾向,而且害怕被遺棄,或是做某些事情快成功的時候會突然放棄。
所以這樣的人通常很難和人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因為常中途放棄所以易有中輟學業的現象。

Winnona Ryder的演出是十分精采的,黑色的短髮帶有神經質和憂鬱的眼神,演出了這名與其說是邊緣性人格異常倒不如說是十分困惑的女孩子,十分的成功。
為什麼我會說她是困惑的,因為劇中有一段她說
“I am ambivalent.”
"Ambivalence suggests strong feelings... in opposition.
The prefix, as in "ambidextrous," means "both."
The rest of it, in Latin, means "vigor."
The word suggests that you are torn... between two opposing courses of action."


Lisa Rowe(Angelina Jolie飾)扮演一個反社會人格疾患的病人,Lisa是一個做事情很衝動,不經大腦思考想說就說想做就做的人,並且喜歡隨意地煽動其他人的情緒,缺乏道德的了解,所以不會因為做了錯事而受到良心的譴責。

這兩個角色都是非常精采的角色,特別是Angelina Jolie在劇中的表現十分的有水準,我覺得她最具爆炸性的一段對白,

"You know, there's too many buttons in the world. There's too many buttons and they're just- There's way too many just begging to be pressed, they're just begging to be pressed,you know?
They're just - they're just begging to be pressed, and it makes me wonder, it really makes me fucking wonder, why doesn't anyone ever press mine?
Why am I so neglected?
Why doesn't anyone reach in and rip out the truth and tell me that I'm a fuckin whore, or that my parents wish I were dead? "


另外劇中也有不少實力派的影星包括Brittany Murphy,Clea DuVall,Elisabeth Moss,以及飾演護士的Whoopi Goldberg,還有可能只有我才知道扮演Dr.Wick的Vanessa Redgrave。

看這電影的時候我想起來在花蓮門諾醫院精神科實習的那段時間,我也照顧過一個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病人,後來走向了Schizoaffective disorder,也就是情感和精神分裂混雜的疾病,她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邊緣性人格疾患的病人,有點分不清醫生和病人的界線,會對你過度的依賴,但是又會突然間不理你。

不覺得人的心靈世界很奇妙嗎?

到底正常的精神狀態是什麼? 
到底有什麼樣的想法是正常? 
什麼又叫做不正常?
如果是處在社會價值的灰色地帶呢? 
社會價值的灰色地帶又是什麼? 
社會的價值又是什麼? 
如果我們都依照著社會的價值存在著,那自我又是什麼?
我們每個人難道不是獨一無二的嗎?

這就是人心美麗的地方,有著各式各樣希奇古怪的外貌,然後也就是因為如此龐大的可塑性,人才會如此的可愛。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豐乳肥臀 -- 莫言

"天上有寶,日月星辰。人間有寶,豐乳肥臀。
他放棄了試圖捕捉它們的努力,根本不可能捉住它們,何必枉費氣力。
他只是幸福地注視著它們。後來在他的頭上,那些飛乳們漸漸聚合在一起,膨脹成一隻巨大的乳房,膨脹膨脹不休止地膨脹,矗立在天地間成為世界第一高峰,乳頭上掛著皚皚白雪,太陽和月亮圍繞著它們團團旋轉,宛若兩隻明亮的小甲蟲。"

在閱讀這本小說的時候總是要很刻意地遮掩書名,"豐乳肥臀"四個字似乎給人了臉紅心跳的遐想,但其實不然,這是一首橫亙中國近代歷史百年的悲歌,雖然書中並沒有確切地點出時代背景,作者近乎奇幻與超現實的寫作方式,融入了許多傳奇與想像,中國人對生兒子的期盼,重男輕女的不均等思想,還有社會主義時代背景的荒唐。

這本書不單單是一種情預寄託與母性象徵的寫照,書中我們也滿滿地感覺到生命不過是人們吸吮著大地乳汁成長,轉而又獨自面對生命的艱苦磨難的一個過程。

對生命的乖離困頓的描繪實在是太深刻了,更重要的是一個養育九個子女的母親的偉大,同時也是在大時代下每一個母親的小小的縮影。

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在阿瑪珂德(Amarcord)和八又二分之一當中,也有許多豐乳肥臀的女人,特別是阿瑪珂德,我認為那不但是他內心當中運含著對自身性的自卑,更是一種對女性特別是母性的渴求。


這部豐乳肥臀我覺得是很上乘的藝術作品,雖然文中某些篇章略嫌蕪雜,但是末尾最後幾個短篇補遺了上官家姊妹們最後的軼事,讓劇情又更加的完整,算是收了一個不錯的結局。

或許有些人會詬病豐乳肥臀這個書名不太恰當,但我覺得反而增添了不少奇情的色彩。

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叔本華的眼淚 (The Schopenhauer Cure) ---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n)

透過當代精神醫學大師歐文˙亞隆(Irvin D. Yalon)的心理治療小說,我們得以用一個輕鬆的眼光來簡略的了解叔本華的思想,與其談論書中人物以及他們所發生的故事,不如好好的思考叔本華的哲學思想。

叔本華所有著作中最知名的刺蝟寓言說明了他對人類關係的冷漠看法:

一個寒冷的冬天,一群刺蝟聚在一起互相取暖,以免凍僵,
但牠們立刻被對方的刺弄得不舒服,於是分散開來。後來溫暖的需求又讓牠們聚在一起,再度因為刺而退開,於是他們在兩難之間來回,直到找出適當距離,使牠們能容忍彼此。

同樣地,人類因為生活空虛單調而需要社會,
促使他們聚集在一起,卻又因為許多令人討厭,互相排斥的特質而一再分開。

叔本華對人類的關係是悲觀的,或許我們也可以說他對生命的觀點也是悲觀的,
他認為我們生命就是注定會充滿無法逃避的苦難,如果我們知道未來要面臨的事實,將沒有人願意選擇這種生命。 我們人類本身就是一群受苦的同伴。

在我們所有人的天性裡面都有一個持續不斷,永不滿足的原始生命力,這種生命力叔本華稱之為"意志"。


"我們在生活的每一處都可以看到代表每一件事的核心與'自身'的奮鬥。"


"痛苦"就是這種奮鬥的障礙,阻擋意志通往目標的障礙物。


這不禁會讓我思考著我們每個人存在的意義是不是就為了實現某一個目的,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我們不斷地重複進行某一個過程,我們在這個過程裡面不斷地被挑起慾望,又不斷地被滿足,如此週而復始,叔本華也對這個週而復始的過程提出質疑,我們是否真正滿意?

"幾乎每個人一生的命運就是工作,憂慮,勞苦,煩惱。


但如果所有慾望一升起就立刻被實現的話,人會如何度過人生,運用時間呢?


如果人類住在烏扥邦,每一件事都自動完成,天上飛的是已烤好的鳥,
每一個人都立刻找到意中人,彼此相處也毫無疑問,

這些人就會死於無聊或乾脆上吊自殺,否則他們就會互相爭吵,打架,謀殺,
造成更大的痛苦。

無聊為什麼這個可怕呢?

我們為什麼會急著排遣無聊?

因為這是一種沒有瑣事可以分心的狀態,很快就會顯露潛在而令人討厭的存在真相:

我們的渺小,無意義的存在,注定漸漸走向衰弱和死亡。"

走向必然的不幸似乎也是我們人類的宿命,

我們好像站在草原上的羔羊,在屠夫的眼前嬉戲,最後又一隻一隻地成為他們的獵物。在我們平安的日子裡,我們不知道悲慘的命運在等待著我們:
疾病,迫害,貧困,殘廢,失明,瘋狂和死亡。



最後一個令我感觸很深的想法就是,書中提到康德所提出的"物自身",
我們所看見的現實並不是感知現實,而是組成現實,因為我們所有的感官資料都會被神經組織過濾,在其中重新組合,形成被我們稱為現實的圖像,但現實其實只是幻象,是大腦透過概念化和分類而構成的產物,並不是外界固有的本質。

既然我們無法不透過大腦的處理過程來看外界的事物,所以不可能知道外界到底是什麼,也就是說,
我們無法了解自己的知覺和心智處理過程之前就已存在的本質。這種本質就是康德所說的"物自身"。

這必然是我們永遠不可能了解的部分。


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所體知的生活常常受到我們內心深處的本性,
以及我們的情緒所困擾著,情緒遮蔽和歪曲了知識也歪曲了我們對現實的了解,當我們高興的時候,全世界都在微笑,當我們悲傷時,全世界都變得悲觀陰鬱。

所以叔本華很早就體會了史賓諾莎所說的: 從永恆的觀點來看是世界和世事。


一但我們跳脫了自身的環境,
我們會發現即使我們耗費一生追尋某一種自以為可以使我們快樂的東西,無論結果是多麼的失望與不幸,都只會有一種結果,人生就只是一個片刻的當下,

死亡與苦難是無可避免的,這是人生的本質。


所以真正快樂的人,就是不假外求的人,內心富有的人不會需要任何來自外在的東西,
充盈的內在不會讓自我感到無聊和空虛,一個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

叔本華雖然是個悲觀主義者,但我覺得他的悲觀或許在我的"誤讀"之下。


其實悲觀也不悲觀。

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As I Walk in the darkness....

1. 這一切終於暫時告一個段落了。

讀了好幾個星期的眼科,到上個星期似乎已經超越了某一種程度的飽合,終於在星期六做了一個了結。
雖然已經讀到再塞進任何一點眼科的知識我就要像一隻脹鼓著腮幫子的青蛙,隨時都要聒聒地狂吐,寫到那份傳說中的考古題的時候,才赫然發現自己其實也有點捉襟見肘,當然真正的筆試沒有那麼困難,但是靠半猜半寫濫竽充數的還是不少。

幸好面試的時候似乎有扳回一城的跡象,這都要感謝眼科的好朋友小楊大夫的鼎力相助,在主任那一關的時候進行地還蠻順利,表現比較差的應該還是剛坐下來的那一站,有點語無倫次。

那半小時的面試進行的很快,五個站,十幾位主治醫師和主任,每關是純聊天,盡全力推銷我自己,走出會議室大門時我感到嘴巴非常地乾。

星期天早上我收到主任打來的電話,我很希望她跟我說我錄取了,但是她說不是我不好,是我真的太慢退伍了,她們沒辦法多花一年的錢讓我待在那邊,應該就是他們沒辦法收R0的意思。

雖然我很失望,但是我也很感動,因為她其實可以完全不用理會我這個沒在本院眼科實習過,成績又不是前幾名的人,她說去那邊考試的其他女生都是前幾名的。

這應該算是一種肯定了吧。
明年再來吧,如果這是我的宿命。

2. 如果很相信宿命這件事情,我發現眼科這件事情其實在我的生活之中有很多徵兆,當初馬偕眼科建議我不用報名之後,其實也有點想把這一科刪除了,是當時榮總的總醫師說可以來試試看拼個機會,才讓我又打起了精神。我們單位的組長也是眼科的主任,單位又有另一位眼科的主治醫師,他可是讓我在組內的生活中獲得很多開釋的人。

就更不用提一個我經常默默地在看的盲醫生的部落格。

在這段準備眼科的期間,他們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忙,無論是在口試的準備,以及眼科知識上的指導,當時我也私下覺得,即使這一次沒有上,我也是得到的很多東西,

這讓我覺得我能遇到這幾位'貴人'真的是我的宿命,要不是考到了二梯預官,要不是抽到了這個單位,就不會遇上這兩位醫師長官,也不會讓我重拾準備眼科的信心,也從他們當中獲得了很多。

這也讓我相信,這冥冥之中似乎有著什麼。

當然也許什麼也沒有。只是人生的一個插曲。



3. 我常發現每一個週末心情最低落的時候就是星期天的傍晚。

我也常發現每一個星期天的傍晚無論我在做什麼我都會出現在公館,拖著一個有點疲累的身體,帽沿壓地很低,我也開始習慣戴帽子,以及我戴帽子的樣子,然後聽著音樂,耳機塞得很緊似乎不想任何一點喧鬧干擾著我的平靜,一種低落的平靜。

今天傍晚公館這裡有點熱鬧,教堂前面張著藍白閃爍的小燈,夾著聖歌和人群的嘻笑,當那音樂響起來的時候,當我聽到翻開第幾章第幾節的時候,都讓我想去相信這空氣中是否真有神蹟,突然讓我有種想發抖的感動。

可能我也是一個有點失意的人,戴著耳機讓我對真實的世界有了點隔閡,這種隔閡讓我內心那種低落的平靜和街角的喧鬧形成一種格格不入,那台一冰店前牌的特長的人龍,那拿著樂器三五成群的,那坐在椅子上聽講道的,讓那低落的更低落了,那平靜的反而煨蘊成一股莫名的涼,彷彿那空氣中悄悄凝結的冰冷。

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兄弟 -- 余華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兄弟下冊最後幾個章回末,出現了這一句話,我想這句話大概就能說出我對這本書的感受了。

兩個異父異母的兄弟李光頭和宋剛,在兩個不同的時代所遭受的經歷和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前一個時代是文革時代,是一種無知卻又趨近瘋狂,精神壓抑與命運悲慘的年代,後一個時代就是文革後的時代,是一個爆炸雜亂淫欲腐敗,紙醉金迷的混亂時代,兩者都是同樣的瘋狂,同樣的不理性,同樣盲從。


文革時代的兩個人的故事就是上冊,也是全書最最精采的地方,在這個命運悲慘的年代,彷彿看到像<美麗人生>裡面,Roberto Binigni企圖用玩笑和奪取獎品這樣的笑話,來掩飾納粹在進行恐怖的大屠殺的事實,我們也在書中看到這兩兄弟的父親宋凡平,也想要用同樣的方式讓這兩個孩子擁有完美而快樂的童年。

宋凡平的名字似乎是有點意義,平凡的倒過來,如果硬要給他標上一個符號,我會說他只想當一個平凡的父親,讓孩子們平凡的長大,有著一個平凡的生活,平凡而簡單的生活。但是時代很複雜,時代是複雜又趨近於瘋狂的,在文革那個反智的世界裡,無知的人名被驅動起來摧毀他們所不明白的一切,這就是如同戰爭,如同種族屠殺一般,極度不理性與極度的壓抑。

在這樣的時代下李光頭與宋剛度過了悲慘的童年,也反應出兩人真摯的兄弟之情。


後一個時代似乎是進入了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隱約的我們不難發現作者諷刺了不少現代的社會亂象,沒有內容的肥皂劇,整形,選美,美容,詐騙,靠撿破爛致富的李光頭,擁有了巨額財富卻又好像什麼都沒有,一切都因為錢而變的混亂,或者該說那無窮無盡的慾望,就像快速到滿杯子的啤酒冒出來的泡沫,滴的到處都是其實什麼也沒有。

這時候的時代陷入的是另一種瘋狂,那種瘋狂讓人秉棄你原來所相信所恪守的一切道德,理念,都不復存在,那是一種慢性的摧毀力量,摧毀著社會也腐蝕著我們的人心。

下冊走到這裡故事已經在意料之外,因為太不合常理也太辛辣,但是卻在情理之中,因為我已經感受到這社會的崩解和道德的淪喪,一切又將走向毀滅。

通俗的力量是很大的,這本書比大部分余華的小說都來的通俗好讀,個人覺得可以和<活著>,<許三觀賣血記>並列為他的三大小說。

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平原 --- 畢飛宇

"人生三樣苦,撐船,打鐵,磨豆腐。"

在「青衣」和「玉米」之後,又看了這本「平原」,雖然我看過的大陸作家不多,就莫言,余華和畢飛宇.

莫言,看了好幾本之後就知道他其實就是一個炮孩子,一個麵包師父,一個很炮的麵包師傅。

余華,就是文字很不安,我會說是一種詭異的滑稽。

畢飛宇呢? 畢飛宇應該就是個不安詭異又很炮的麵包師傅。


但我想畢飛宇應該是這三年來我最喜歡的一個大陸作家。


「玉米」和「平原」對書中女性縝密的心思,女性間勾心鬥角,肢體語言以及眼色的生動描繪和想像都非常的精彩,只不過「平原」的主角端方是個男性,但是這個男主角獨立一個人是難撐大局的,這個磅礡又有著史詩意味的小說,沒有幾個稱職的女角是怎樣也演不成的,一個是他愛的女人三丫,一個是端方他娘沈翠珍,另一個就是愛他的人支書吳蔓玲,於是就在這片莊稼人生活的黃色蒼茫土地上,文革時代式的史詩寫出這些人的血淚與愛恨。


我常常想文革時代的人是沒有自由的,中國大陸人是沒有自由的,又更深層的想,或許中國人本身就是沒有自由的。

"人生三樣苦,撐船,打鐵,磨豆腐。"這真的是人生的三樣苦嗎?

中國千千萬萬的農民們可能不會覺得這三樣是苦,這三樣苦是城裡人的苦不是莊稼人的苦,莊稼人是沒有權力說苦的,因為如果說苦,等於是承認自己的生活是沒有出口的,是任人擺佈的。

的確是如此,莊稼人看天吃飯,颳風下雨酷曬,時節不就是莊稼人的生活規則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農忙與收成,隱約之中也暗自決定了娶妻生子的節令,沒有收成沒有穀物,新生下來的小生命能活嗎?


愛情呢? 愛情能有一個選擇嗎?

三丫愛端方,但是雙方的家長不成全,某個晚上這對男女就偷偷地找了間教室給睡了,滿身被蚊子叮得全身紅疹而不自覺。

家長不成全,三丫她娘還想找了個瘸子趕快把這女兒撮合嫁了,那麼三丫只得發瘋,這一發瘋不得了,感情的事在那個無以抒洩的情況下是要鬧自殺的。

三丫喝農藥自殺了,端方也發瘋了,三丫緊緊抓著端方胸口的衣裳呢喃著,那個舉動是晴天霹靂驚世駭俗的,在當時農村社會來說這個舉動是個刻骨銘心的表徵。

端方發瘋了,他瘋到忘了三丫的長相,他想不起來那個三丫,那個和他半夜在漆黑的教室裡私守的三丫,他只記得她分開的大腿,凸起的乳房,和火熱的皮膚,那情欲是鮮明像燙了疤的,但他就是想不起她的樣子。


三丫的命運是悲哀的。


另一個我想說說的就是吳蔓玲,村子裡的支書,同時也是一個知青,一個主任說前途無量的知青。

支書這麼大的幹部,村子裡是沒有男人配得上的,要也是個城裡的人有念過書的另一個知青,套句那農村裡的粗話,就算她躺在那,村裡也沒幾個雞巴硬的起來。

這話粗歸粗,卻是粗的有他的道理。

這樣的女強人是難嫁的,難嫁的女強人愛上了村裡健壯有胸膛的男子端方,卻又被另外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結實地擋住了,

那麼愛情還會有結果嗎?同樣也是會讓人發瘋的,似乎也只有發瘋,吳蔓玲才能擺脫她的身段和那些市俗的束縛,用她的雙手用力地緊緊地箍著端方的脖子,張口咬著端方的脖子,"端方,我終於逮住你了。"

回過頭來想想,她到底是回歸了她的本我,還是失去了她的本我呢?

畢飛宇的語言是很豐富的,<平原>中充滿了滿足人最基本的兩個元素,食,色。

在這個食是很匱乏的貧窮時代,色也同樣被壓抑著,就連賦予色正當性的愛情也受到種種的限制,但無論傳統的禮教與陰險的流言如何地去限制這些情慾,這些情慾仍然四處噴發著激盪出奇異的色彩,就好像上天怎樣去磨難考驗莊稼人,莊稼人也同樣找到了生存繁衍的方式。

特別的就是那個讓人難以想像與忘卻的年代,也是這部小說的精彩之處。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車輪下 Unterm Rad --- 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不可以洩氣,一洩氣就會被押在車輪下了。"

不曉得這句話會不會是"車輪下"這本書被叫做車輪下的原因。

這本書有人說是赫塞自己自傳式的寫照,不過之前很多本書每一篇在書背上的簡介都是這麼說的。

仔細回顧起赫塞早年的求學生涯,似乎也和書中的主角漢斯˙吉拉本德有些許的雷同,小時後是個受父母和師長高度期望的孩子,出身在一個受宗教思想影響很深的家庭,之後努力準備進入神學學校,但是在接受神學教育的過程當中又因為處於反抗期,他曾經自我期許為詩人,對當前的未來有許多的迷惘和反抗,甚至還兩度去買手槍回來想要自殺,當然他最後是沒有自殺成功,只是飽受精神疾病之苦。

漢斯的故事和赫塞本身在青春期的這一段是十分雷同的,他是一個眾人眼中非常優秀的孩子,十分努力專注於課業上,他的父親和學校老師也十分認同且支持他,不過他很容易緊張,考試的時候很擔心自己會犯錯,也很容易因為別人說這次來考試的對手也十分優秀,就會有點自亂陣腳,不過他還是以州試第二名的優秀成績近了神學院,他成為了故鄉的光榮。

進了神學校以後,他的好朋友赫爾曼˙海爾納是一位具有詩人氣質的優秀青年,但是後來被學校開除了,漢斯非常喜歡海爾納,書中某些片段讓我感覺到,海爾納似乎引領他來到一塊他想去嘗試卻又因為罪惡感有點害怕的地方。

"他覺得海爾納大膽的行為是冒瀆神靈,但另一方面又覺得這樣的犯罪是英雄的行為。"

海爾納經常把陰鬱的氣質加在漢斯的身上,

"原因之一是他悄悄地脫掉了孩子氣,另一個原因是他精力慾望過剩,沒有預定的目標,以及無法理解的陰鬱衝動。在這個時候他需要有人同情,有人來讓他撒嬌。小的時候他非常依戀母親,現在他對女性的愛還沒有成熟,所以對他事事順從的朋友,就是他的安慰。"

回想我們的青春期時代,是不是也有一個這樣的海爾納呢?

"海爾那就沉緬在傷感的氣氛中,浸潤在霧一般的憂愁中,把那憂愁用嘆息,話語,和詩句的形式,傾注在無辜的漢斯頭上。"

漢斯越衷心地珍視自己幸福的友情,就愈是和學校疏遠了起來。

老師們眼睜睜地看著漢斯被海爾納這樣的壞孩子給帶成問題學生,

"自古以來,天才和教師之間,永遠存在著不可動搖的鴻溝的。天才型的人在十四歲就抽煙,十五歲就談戀愛,十六歲就上酒館,看禁書,寫大膽的文章,有時候嘲諷地看著教師。"

"真正的天才,通常是能治療自己的傷痕,不向學校屈服,寫出優秀的作品。"

不過漢斯似乎不是真正的天才,他不像海爾納那樣,他無法治療自己的傷痕,海爾納被趕出學校之後,他也開始一厥不振,他不再是老師眼中的優秀學生了,他也被趕出了神學院。

"大概除了那個年輕的副教授之外,誰也不會發現這個清瘦的少年臉上所浮現出來的無可奈何的微笑裡,隱藏著一個逐漸消逝的靈魂,正用畏懼和絕望的眼神環視著周圍。"

他回到了家鄉,父親沒有責備他,但是父親虛假的客套來到一種無法掩飾的程度,他去做工了,而沒有繼續他的學業,他感受了許多田園鄉土的氣味。

下面這個句子就很有這種田園鄉土的滋味,我很喜歡。

"果汁的甜美香氣充溢在整個大氣之中,這香氣正是成熟與收穫的精華,可以說是一年當中最甜美的事物。在冬天來臨之前,能夠吸到這樣的香氣真是叫人愉快。一吸到這香氣,就能讓人懷著感激之情,想起許多美好而偉大的事物,比如五月的細雨,夏天的驟雨,秋晨的冷露,炎夏的暑熱,雪白與鮮紅的花朵,收穫前果樹的紅褐色光澤,以及四季的轉移所帶來的美麗景色。"

沉浸在如此療傷的環境當中,漢斯的心情似乎也有好轉,同時他還邂逅了一個女孩嘗到了一種若有似無的愛情的滋味。

當然這愛情最後是無疾而終了。

故事的最後他和一群工人去喝個爛醉,最後醉倒在河邊睡著了,他想起父親可能在找他,一面正在咒罵著這個沒有用的孩子喝個爛醉才回家,想到這裡濃濃的睡意佔據了他,任憑流水將他疲憊冰冷的身軀給帶走了。

跟之前看的赫塞的作品比較起來,"車輪下"相對地很有故事性,和一直以來處於升學壓力下的我們比起來,漢斯的心境應該是很有共鳴,只是我們無法將自己放逐於田園與鄉野之間,從赫塞比下流露出來的鄉土,比較難在我們這些都市孩子中引起共鳴,不過沒有共鳴無所謂,我也是能夠想像的。

這本書另外的名字叫做"心靈的歸宿",就如同他的其他作品一般,很深刻地探討著對自我的探索,以及對自我的懷疑,透過漢斯這樣一名憂鬱少年,他對美的狂熱與追求,沒有被適切地諒解以及引導,讓這些美的狂熱被抒發成其他的形式,也是一種對教育體制的批判和質疑。同時我也十分的相信與認同,人對內在自我的懷疑以及未知的未來的不確定性是永恆存在的憂鬱。

剩下<荒野之狼>和<玻璃珠遊戲>赫塞的作品和意志就能徹底的了解了。

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The Reader (2008) --- 為愛朗讀.壓抑的愛情.


看完這電影浮上我腦海當中的是另外一部電影,王家衛的"花樣年華",那種含蓄又壓抑的情感,那埋藏心底嘶喊的愛情。

一個十五六歲的年輕小伙子Michael Berg愛上了在電車上工作的女查票員Hanna Schmitz,事情就這樣發生了,來得很快,很快地Hanna的家就變成Michael最常去的地方,他每天急著放學,他甚至不回家,他們瘋狂地做愛,在Hanna要求Micheal為她朗讀一些書中的句子之後。

這是一個祕密,一個不能告訴別人的忘年之交,而Hanna也有另外一個祕密就是她不識字,在那個Michael和她一起的單車之旅時,從她看著旁邊小孩子們看著菜單時慌張的眼神,那種不安中帶有點罪惡感的神情,不難發現Hanna對於自己不認識字這件事感到羞恥。

突然有一天Hanna升職了,她必須要離開這裡,離開他,她無法開口。

離開的前一天,不難從她幫Michael洗澡時臉上專注中帶著堅毅與不捨的眼神發現出來,她帶著手套擦著他每一吋的身體,似乎是一種道別的儀式,一種記憶的方式。

Michael很難過地繼續他自己的生活,似乎是進入一種無法重新再愛上任何人的那種空虛與孤單。

在一個巧合下,身為法學院學生的她參加了一場審判,Hanna也正好在裡面出現了,當年離開他的她去當了守衛,二戰後面臨了審判,他在此時聽到證人說Hanna喜歡犯人念書給她聽,他也想起了那段他念書給她聽的時光,他也赫然發現Hanna其實不識字。

但是這個秘密Hanna似乎不願意告訴任何人,即使被其他的受審判的守衛栽了贓判了終身監禁,Michael似乎也明白Hanna寧死都不願意讓人知道這件事,所以他也沒有去幫助她,那不但要揭發她不識字的秘密,還有當年的那段感情,那段也許不能見容於社會的愛情,也將隨著這場審判被無情地攤在眾人面前,那似乎是一個比死更為難受的羞辱。

Hanna進監獄之後,Michael又開始為她朗讀,他把以前讀過的書錄成錄音帶寄到獄中給Hanna,Hanna也透過這些錄音帶配上圖書館裡面的書開始學習寫字和閱讀,但是Michael始終都沒有去看她,直到她要出獄前Michael才去獄中看她,但是兩人相見卻十分平靜,看的出Michael似乎不停在壓抑自己的感情,就好像當年十五六歲那種洋溢奔放的感情突然間因為對方的不告而別就被封印到內心的底層,這時候要讓那些感情從幾十年後的重逢中澎湃而出似乎是十分的困難,或許這其中還參雜了一點懷疑一點憤怒和一點失望,而從Hanna的眼神我也不難發現對Michael的冷淡所傳達出的悲傷,那悲傷的情緒也是很複雜的,從前十五六歲的男孩長大了,真的是長大了,而她在獄中度過了二十年空白的人生,似乎就如同讓這個小男孩一夜長大,甚至比一夜長大多了很多,那種期待落空的傷心無以名狀。

在出獄的前一天Hanna自殺了,Michael很傷心彷彿這幾十年來所壓抑的愛情一口氣衝了出來卻衝向一個沒有邊際的空洞,然後徹底的消失,最後的他向女兒吐露出了他內心當中的這段愛情,這似乎也解釋了為何他這些年來對人的疏離,以及他所豎立起名為孤單的那座牆,他在內心裡保守了這為愛朗讀的秘密和那這段愛情,直到Hanna的死去。

這電影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那壓抑的愛情,那種含蓄的情意,就是這電影最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Kate Winslet將這當中複雜的輾轉的心事詮釋地無比的好,用The Reader加上Revolutionary Road拿下奧斯卡影后的確是實至名歸.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鄉愁 (Peter Carmenzind) --- 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我的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我得經歷無數的悲歡離合? 
 為什麼我一心企盼的真與美,至今仍遙不可及?
為什麼我為那些值得追求的女子流淚,還要飽受愛的折磨?
而今又為一份沒有結果的愛,羞赧的垂首哭泣?
上帝既已命定我的孤獨,為什麼又給我一顆渴望被愛的心呢?"

這本書講的是一名叫做Peter Carmenzind散文式的自傳,Peter Carmenzind和之前所讀過的赫塞的小說很像,他也是徬徨少年時裡面的Demien也是流浪者之歌裡面的悉達多,他就是赫塞自己。

Peter Carmenzind在書中經驗了友情愛情和親情的來來去去,他曾經愛上一個女孩子,花了許多時間為她摘了鮮花,卻又悄悄地放在她的門邊,他心裡一直想著那些玫瑰她是否能接到,他也懷疑這段愛情和他將來所經歷的,會不會都只是唐吉珂德式的幻想。

"堅吝的人生依然緘默,任我顛沛流離,既未招來風雨,也沒喚起星星,一味要我謙卑,馴服,要我掙脫頑固的桎梏。它不在乎任我演出驕傲與自以為是的鬧劇,僅等待著迷途的孩子自己重回母親的懷抱。"

當然這段感情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就這麼結束了,後來的他嘗到了人生的痛苦,母親的死亡讓他重浪漫美麗的夢境當中驚醒,卻墮入了酒醉的生活。

"在死神靜默,嚴肅的帶領下,母親顯得多麼高貴。
 死神就像一位嚴父,把迷途的孩子領回家,
 既冷酷又無比的可靠與仁慈。"


"我也突然懂得,原來痛苦,失望和悲愁不是為了惹惱我們,使我們氣餒或者無地自容。他們的存在,是為了使我們心智成熟,臻於完善。"

在憂鬱傷心之中他酖溺於酒神的懷抱,之後他又重拾了自我,他重新愛上了一個女孩,卻又是一段無疾而終的感情,最後他放逐於大自然幽秘深遠的懷抱當中,並將自己的愛昇華為人群之愛,重新體驗了生命的高度和視野,以一個吟遊詩人的姿態悠遊於天地之間。

讀完之後,我又重新把幾個段落翻了幾回,有好幾次都讓我顫抖,我想起了<徬徨少年時>裡講的那句話,

"我只是嘗試著過自己要的生活而已。為何如此艱難呢?"

人生就是這樣不斷地遵循,卻又不斷地悖離,那些痛苦和快樂是共同存在的,只有放大我們的感受才能重新感受生命。

最後我想引書背上的一句話,雖然它好像是出自<徬徨少年時>但因為它就恰巧出現在書背上,這句話似乎很符合赫塞一直以來所強調的價值。

"我恍然大悟,自己以往只不過瞇得世界的一個小縫,並未窺見宇宙的真相。
 我的心中不禁升起一股嚮往,猶如羅盤上抖動的指針,指向遙遠的前方。
 從此,當我看到雲彩漫遊無盡的天邊時,也終於懂得她們的美麗與哀愁。"

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8½ (1963) --- 八又二分之一

Director:Federico Fellini

Writers:Federico Fellini (story) & Ennio Flaiano (story)


透過這部電影我們進入了Federico Fellini充滿想像與夢境乃至近乎囈語的電影世界。


Marcello MastroianniFederico的化身,他在電影中扮演一個想要好好的拍一部自己想拍的電影的導演Guido,但是卻被自己的想法,演員們和製片們糾纏著,之後他的過往和他與妻子生活的困境與他的現實開始交葛不清,就呈現出我們在電影當中看到的奇妙景象。

所以不難想像,我們進入了如Day For Night (註1) 一樣的情況,"電影中的電影"


但這電影似乎比電影中的電影更加的複雜,這是電影中有電影有導演的想像,有導演的童年,導演的夢境,這四者混而為一,構成了這部八又二分之一,所以我們很難敘述這電影到底在說什麼,簡單一句話來說就是有一個導演想拍一部電影但是沒拍成。

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是導演的心靈世界。

電影的第一幕非常的有力量。

在一群車陣當中,有一輛轎車裡面做了一個人,車子全部都停住了,他和他的車被困在這群車陣當中,他想要逃開這輛車子但是沒有辦法,旁邊的車子裡的乘客看著他,看著他受苦,並且看著他冷冷地微笑,旁邊的公車裡也擠滿了乘客,每個人每一雙眼睛都在看著他,他的車子開始冒煙,他就快要窒息了。
最後他終於成功的飛離車子,飛上了天空,但是她的腳踝綁著一條繩子,繩子的另一端被另一個人握著,他就像風箏一樣在空中飛。

最後他被扯了下來,掉到了海上,而他也從他的夢境當中醒來。

這一幕似乎就說出了導演的意志,他是處在一個困境當中,in a traffic jam, embouteillage, suffocating, 那種苦悶不言可喻。

另外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Guido進入自己的夢境來到他的小時後,他和一群小孩子跑到海邊找一個很胖的女人La Saraghina,在Amarcord當中,我發現Fellini對這樣豐乳肥臀的女人似乎有種獨特的迷戀,他代表著兒童到青少年時期的他對女性肉體的幻想與愛戀,那些女人都有豐乳肥臀並且身材高大,有點年紀且性經驗豐富的表徵,這樣的表徵似乎也反射出他自己是個沒有性經驗的純情少男,女性乳房與臀部在想像中被放大了。

這個片段最後,神父和修女們對他說去找La Saraghina是很可恥的,因為她是一個魔鬼。

他背上了羞恥的罪名的牌子,走進教室裡被同學們嘲笑著。
但是最後他還是跑到了海邊跪在遠方看著Saraghina回頭望著他。

另外一個也很有名的片段就是"Harem Scene"

某一天早晨Guido和他的太太Luisa以及Rossella坐在旅館的花園裡喝咖啡,他的情婦Carla突然走進了這個花園,Luisa知道那是Guido的情婦之後他們就開始爭吵,Guido此時進入了他自己的想像,這個想像就是Luisa走過去和Carla開心地講起話來,並且兩人互相親吻對方。之後進入了Guido的家中,在這裡面有Guido所有和他有關連的女人,她們彼此和平相處著,但偶爾會有點爭執,而Guido可以主宰她們,他甚至拿鞭子抽打她們並且叫年紀超過二十七歲的女人都去住樓上,也就是打入冷宮不想要再見到她們。


Luisa在此時扮演著一個盡心盡力的太太,做全部的家庭工作為了只是要讓Guido快樂。


Rossella這個角色也是一個很奇妙的存在,她說他要在旁邊看Guido怎麼處理他和那些女人的關係和問題,他就像是一個審視者,觀察者,抑或者是Guido自己的良知。


看過費里尼的AmarcordLa Dolce Vita之後,似乎對費里尼的核心意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再來看這部<八又二分之一>可能對裡面導演的想法會比較能夠有連結。


這真的不是一部容易懂的電影,有人說他超越了我們一般人對電影的認知和想法,有人說他是一個全新的電影的語言,以當時一九六三年的背景這種現實與夢境結合的手法似乎是很新很特別的,比較起像路易布紐爾的電影'中產階級的誘惑''青樓怨婦'(Belle de Jour)也是一種近乎夢境式的荒唐,雖然年代稍微晚了,有著不同的風格,同樣也是展現了極大的戲劇張力。


不過比較起來我還是更喜歡費理尼在本片當中的表現方式,我會說我很喜歡八又二分之一,並且我擔心將來我再重看八又二分之一的時候我將找不到形容詞來形容我對他的喜歡。


Anouk Aimée飾演LuisaGuido的太太,電影中短頭髮戴黑框眼鏡的她,臉上有股低調且與眾不同的氣質,非常讓人喜歡,那一頭短髮和黑框眼鏡的打扮,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實在是非常的時尚。


註1: Day For Night 是法國導演楚浮(François Truffaut) 個人認為最商業且最易懂的電影,原名叫La Nuit américaine 中文又翻作「日以作夜」,也是一部描述拍電影的故事的電影,所以是「電影中的電影」.

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

Revolutionary Road (2008) --- 真愛旅程-- 一條革命之路


Director: Sam Mendes

Writers: Justin Haythe (screenplay) Richard Yates (novel)

這是描述一對中產階級夫妻在婚姻的某一個階段回頭來審視自己時,發現自己處身於一個不上不下動彈不得的困境,那些年輕時代的夢想和美好似乎因為著現實環境的因素,陷入了一個無法改變,或者應該說無力改變以及沒有勇氣改變的困境。
雖然這電影的故事人物沒有辦法說服我這對夫妻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但是我們知道他們兩人是人人稱羨的一對夫妻,也許男的帥(?),女的美(?)。

April說他認識Frank的那一晚,他覺得他不單單只是一個在碼頭工作的工人,他可以是任何人,也就是說他認為Frank是那種想要做什麼就能成為什麼的人。

當然在電影的簡單的鋪陳下,這些背景其實很難說服我,但這不是重點。

我覺得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這對夫妻曾經有過的夢想,因為現實環境而沒有辦法去實現,中年的夫妻遇到了很多問題,如果想要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而投向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勢必要放棄現在有的工作,比如說去巴黎定居。

去巴黎定居聽起來是一個多麼浪漫的事情,如果再年輕個十歲,如果還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也許這兩個人真的會毫不考慮地衝向巴黎,拋下在美國的這一切。

但似乎沒有辦法,April很想要堅持這樣的理想,但是Frank似乎不想,他不經意地升職了,他不經意地讓April懷孕了,他們有了他們養不起的小孩,當他知道April懷孕時他很生氣,April也很生氣,她不能有這個小孩,有了這個小孩他們就去不了巴黎,因為他們也養不起。

於是我看到Frank開始搬出各式各樣的理由,原來他所堅信的價值突然間全部轉變了。

You want to play house you got to have a job. 


You want to play nice house, 

very sweet house, you got to have a job you don't like. 


我相信Frank其實是不喜歡他目前的工作,如同他先前所言,他一直很想要改變,他不想要跟他父親一樣在同一個地方工作,但是他還是做了,即使他很討厭他也跟他的朋友們這麼說,但是他還是自我妥協了。

於是我們看到兩個人對同一個問題做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決定。


另一個我看到也讓我感觸很深的就是這一幕。

Don't worry, I can't be bothered! 
You're not worth the trouble it would take to hit you! 
You're not worth the powder it would take to blow you up. 
You are an empty, empty, hollow shell of a woman. 
I mean, 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 in my house if you hate me so much? 
Why the hell are you married to me? 
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 carrying my child? 
I mean, why didn't you just get rid of it when you had the chance?


這一幕Frank掄起拳頭就要打在April,但是又收了回去。

Revolutionary Road,當初他們一起看房子找到的這條路,似乎就是想要生活一輩子,片名與其稱之為真愛旅程,倒不如就叫做革命路吧,也許革命路更貼近這電影的感覺。
April如果想要奮起反抗她所不滿的現狀,就是要除掉一切的阻礙,這樣的行動就是需要非常的破壞,也就是革命!

革命需要很大的勇氣,這讓她陷入了困境,其實他們兩人也都陷入了這樣一個困境,或者如他們兩人所說的,他們其實沒有他們所想像的那樣不平凡,那也症意味著所有中產階級的夫妻們到了某一個年紀都會陷入這樣一個困境,開始懷疑自己的現狀,開始懷疑自己的過去的夢想為何不再存在,如同赫曼赫賽所說的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遵循以及不斷地悖離,只是當我們來到三十幾歲,當我們發現我們的人生不斷地和我們的初衷悖離時我們該如何讓自己回到這條路上,也許我們也是要踏上這麼一條Revolutionary Road。

我還蠻喜歡這部電影,雖然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我必須說這電影給了我一些衝擊,特別是在讀完<徬徨少年時>之後,雖然這兩者的感覺不太一樣,卻也不難從中找到一些共鳴。

關於我的人生,到了那個時候,我是會妥協,還是會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