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The Grand Bleu (1988) 碧海藍天 -- 想像即是真實





我跟很多人一樣很喜歡Jacques對Johanna說的一段關於人魚的故事。
是一種對大海的嚮往,也是一種對無形或是形而上的美的一種追求。

" You go down to the bottom of the sea,
   where the water isn't even blue anymore,

   where the sky is only a memory,
   and you float there, in the silence.

   And you stay there, and you decide, that you'll die for them.
   Only then do they start coming out.
   They come, and they greet you,

   and they judge the love you have for them.
   If it's sincere, if it's pure, they'll be with you,
   and take you away forever. "
                                                                                  --- Jacques




大海最後就把Jacques帶走了,如Enzo所說的,他並不是一般人,他彷彿是來自於海洋也注定要回到海裡去,對Jacques來說Johanna似乎只是魚,他們的愛情只是一個短暫的交會,而不是屬於一種對永恆的渴求與追尋,所以Jacques還是走了,電影中這種超現實的手法使用地非常順暢或許我們會有一些懷疑到底我們看到的是想像還是真實。

想像即是真實。


盧貝松早期的電影的確是充滿了感動與藝術層次,碧海藍天是很上乘的藝術作品,很難接受盧貝松後來也成為了拍計程車和外星人的專家,或許現實的環境並不允許他有太多對海洋的夢。

看完突然覺得好想游泳。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Bloody Sunday (2002) --- 血色星期天

Director: Paul Greengrass

Writer: Paul Greengrass

"And the battle's just begun, 

There's many lost, but tell me who has won?

The trenches dug within our hearts

And mothers, children, brothers, sisters 

Torn apart.

Sunday, bloody Sunday.

Sunday, bloody Sunday. 
                       —U2 "Sunday Bloody Sunday"


紀錄片式的風格,記錄著1972年1月30日,在北愛爾蘭Derry這個地方發生的一起流血衝突,造成14死29傷,死傷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不乏一些未成年的青少年。

起初只是一名議員希望藉由遊行採用非暴力的方式表達愛爾蘭民眾的權力,他是甘地和馬丁路德金的信徒,他相信自由和民主,相信不是只有石頭和槍桿才能換得真正的自由。

但其實群眾運動並不如想像中的單純,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 Army(IRA)多次和北愛爾蘭的英軍起衝突,英軍相信IRA絕對會參與其中的動亂,並且由於先前和IRA的衝突,更讓英軍對於這次的遊行活動有了成見,他們將之視為一場戰爭,他們已經在先前的幾次交手當中折損了一些弟兄,這次他們相對來說是非常緊繃的。

遊行就這麼開始了,一邊是充滿理想,一邊是緊張且帶有復仇意外的情緒高漲著,在被滿是英軍路障包圍的小鎮裡面,看到荷槍實彈的英軍,狙擊手,悍馬車,遊行的人群當中有小孩、婦女、老人和青少年,在議員Ivan Cooper以理性和平的精神領導下緩慢的前進著,本來計畫的路線遊行的終點是市政廳,但是臨時被要求更改,遊行的群眾當中有人開始不滿。

有人開始脫隊堅持要往市政廳的方向前進

Ivan Cooper不斷地用擴音器要求大家跟著前方引導的卡車。

Ivan Cooper衝到那群脫隊的民眾和年輕人的前面要求他們理性回到隊伍上。

領導的人說一旦脫隊了你就不在是這次遊行活動的一員。

在英軍的路障前,緊張逐漸升高,開始有年輕人叫囂並且丟擲石塊,他們要英軍退出愛爾蘭。

"Brits OUT!" "Brits OUT!" "Brits OUT!"

首先出動了噴水車,然後是催淚瓦斯,接著是塑膠子彈的射擊,但每一個指揮官所謂的Minimal Force to keep the law and order反而使反對民眾的情緒升高。

英軍一個特戰單位不顧指令地開始行動了,他們在車上激勵自己的士兵,這是一場戰爭!

英軍開始向所謂暴民射擊,他們聲稱有看到IRA的狙擊手,有使用炸彈的IRA混在人群當中,特戰單位不停地向民眾掃射,甚至是漫無目地屠殺性的射擊,沒有任何確切的目標。

脫隊的民眾發現有人被射殺了,更加引起群眾的憤怒,原本不願意以暴力手段挑釁的民眾也變成了暴民,開始不停地丟擲石塊。

幾名無辜的老弱婦孺被射殺了。有些甚至是從背後開的槍。

Ivan Cooper和另一名領事者Bernadette Devlin,發現英軍其實不是在使用塑膠子彈,英軍已經開始攻擊,民眾開始逃亡四散,但是有許多民眾在混亂當中被射殺。

事後Ivan Cooper譴責英國政府的行為,
"I just want to say this to the British Government... 

You know what you've just done, don't you?

You've destroyed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you've given the IRA the biggest victory it

will ever have. 

All over this city tonight, young men... boys will 

be joining the IRA, and you will reap a whirlwind. "

英國政府調查這件事情的始末,但是公正性備受質疑,在十四名死者身上只有一名有找到跟炸藥相關的鉛的痕跡,並且有幾位死者身上有火藥的痕跡,但這都被認為是英軍在移動死者屍體時所沾上的。

大部分現場的目擊者,英國和愛爾蘭兩地的記者都親眼目睹無辜手無寸鐵的民眾遭到射殺,目前整個事件到現在都還在等待最後報告的出爐。

這電影拍得非常的真實。

群眾運動對有理想的人來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民眾走上街頭透過遊行示威來宣揚自己的訴求,特別是當那些正常的管道不得行,或是根本沒有所謂的管道的時候,自由在這裡就變得無比的重要,可怕的是,這樣純粹的理想是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所利用的,1972年的那一天沒有人確切知道是否真的有投擲炸彈和持有武器的共和軍,但是民眾的確被煽動了,就是兩方的恐懼所煽動,真正得利的就是要兩邊對立持續升高的有心人士

讓我想起了台灣的群眾運動,或許那些帶領人民上街頭、靜坐抗議表達訴求的政治人物,是有一些很純粹的理想在心中的,我是說或許,畢竟我也深深地懷疑著,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一些在背後想要出來增加族群和意識形態對立的人在背後煽動,用激情的言詞和激烈的手段去鼓動那些特別容易受到煽動的人,而那些握有槍桿握有武器的政府警察軍人們,同樣地因為恐懼為了捍衛自己個人渺小的生命,和上頭交代的命令,不得不做出一些反擊這時候誰才是勝利者呢? 

上位者應當去思考維持秩序的方式,以及了解根本的問題所在,或許是陳腐的官僚體制和討人厭的文化這種根深蒂固的原因。

民眾更應當去思考自由與民主的意義,並不是只是可以走上街頭搖旗吶喊,丟丟石頭和雞蛋,要誰誰誰下台就是民主了

2009年9月7日 星期一

Synecdoche, New York (2008) --- 紐約浮世繪

Director:Charlie Kaufman

Writer:Charlie Kaufman

劇情方面不想談太多了。

在有點意識流又有點自我分裂的情況下,Philip Seymour Hoffman完美演出,
生命的悲劇不停地重複上演,結婚有小孩,離婚,又重新愛上別人,結婚有小孩,又愛上了別人......

一段緊張又帶有罪惡感的關係,對前妻和小孩的思念,漸漸地彷彿也失去了自己對生活的意義。
所以這電影給我的感覺很像是一種對生活的意義的探索,藉由舞台表演的形式來呈現,我們在劇中看到很多這樣的表現方式.然而生活並不完全是這樣的,時間會一直不斷地往前,我們沒辦法像表演舞台劇一樣可以一直排練,每一個表演都是有意義的,而且無法重來,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但卻也是沒有劇本的.

我思考著,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我們以為我們選擇了自己的角色,我們以為我們選擇了自己的命運,其實不然,命運像一陣風一陣浪一樣在後面吹著我們,推打著我們,逼迫著我們向前,去面對死亡,面對自己的命運,即使我們多麼不願意。

最後我們承受一切,承受最終的孤單,在孤單中死亡。

這電影給我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我看完之後一個人走在深夜的路上,任悲傷和徬徨無助地流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