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2017年1月看完的書

1.大明亡國史--崇禎皇帝傳
2.烏合之眾
3.資本的秘密
4.生活中的經濟學
5.王陽明 一切心法(上)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大明亡國史:崇禎皇帝傳 -- 苗棣

之前有讀過苗棣寫的「庸人治國」,這本書被羅胖說的很神,所以我也找來看,真的很神。剛好在博客來上又找到了這本繁體中文的「大明亡國史:崇禎皇帝傳」,讀完真的是感慨萬千,但其實說穿了這根本是一本恐怖小說,看一個皇帝三不五十的亂殺人,還殺得理直氣壯。明朝嚴格說起來不是被李自成和清軍給滅了的,而是被崇禎和一群腐敗的大臣給玩死的,朝內的大臣武將多半不是被敵軍所殺,大部分是被崇禎殺的。

崇禎是個很認真的皇帝,光憑他每天都上朝這點就已經比大部分的明朝皇帝還優秀了,他也認爲自己勤奮認真,勵精圖治,滿腔熱血和抱負,無奈的是你們這幫草包大臣沒用,「朕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就是這麽來的,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別人錯了就殺,所以崇禎在位十幾年換了好幾個首輔,殺了無數的大臣,他總是在小地方特別巨細靡遺,對大臣也缺乏信任,他總是懷疑朝臣結黨營私,當他以為自己消滅了一群朋黨時,其實也助長了另一群朋黨的形成。

他在大事上就不像他砍別人頭這麽果斷,反而是常常拿不定主意,也沒有自己的想法,無論是和清軍作戰的方針,剿農民軍的戰略還是最後要不要南遷,他都沒有中心思想,只想聽大臣的意見,但是失敗了就把過錯推給提案的大臣,然後以罷官殺頭抄家收場。在北方和滿人的戰爭輸的很慘,他心裡是想講和,有個大臣私下提議講和,他派這個大臣去議和,後來被一群自以爲是的言官發現了群起攻之,崇禎立刻翻臉不承認自己也想講和,順勢處分了這個去講和的大臣,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後來李自成都快打到家門口了,他想逃到南京還不敢主動提,先找了個大臣私下商量,但是最後還是拿不定主意,在朝廷上問大臣該怎麼辦,所有的大臣都不敢出聲,最後他就來不及逃了,李自成的軍隊一路輕鬆地打進北京,他最後跑到煤山上的一棵樹上吊死了.

很難想像怎麼會有人想在明朝時當官,俸祿低,皇帝可以不經審判不需法源依據就可以給大臣「廷杖」,這是皇帝給予大臣的私刑,被處以「廷杖」的人通常都會被打死或者是終身殘廢,一句話講得皇帝不高興就被打死了.

明朝的皇帝有著至高的皇權,官員和士大夫其實是唯一能制衡皇權的力量,所以官員碰上了蠻橫固執的皇帝,往往就得「死諫」。我想明朝的官員和士大夫都有一種集體的偏執,他們會把廷杖如此的屈辱解釋為一種榮耀,所以他們會帶有一種殉道者的自虐精神。好像在跟皇帝說,你就殺死我吧,我就這麼活著是不能寫進歷史,我死了還可搏個忠臣的名聲。所以有時候這種行爲會流於沽名釣譽,諫言是為了刷自己的存在感,或是為了維護朋黨的利益,當這些言官前撲後繼的「殉道」之後,朝中的好人也差不多殺光了。當崇禎要群臣在互相推舉人出來任事時,其實也找不到幾個堪用的人。

面對朋黨根深蒂固、盤根錯結的朝廷,如果你是崇禎,朝臣說的話你是信還是不信?你會允許他們犯錯多少次呢?一個人立了功旁邊就有人跑出來說他壞話,一個人犯了錯就有更多人跑出來踢落水狗,是不是聽起來和我們台灣的媒體有幾分相似呢?

羅輯思維曾經有過一集叫「崇禎爲什麼跑不了?」就是取材自這本書,若想更了解明朝的故事,除了可以讀讀張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心得一)(心得二)之外,也可以讀李潔非的「龍床」和「野哭」.

當初聽完之後碰巧去北京出了一趟差,還去煤山看了崇禎當年上吊的那棵樹……

2017年1月7日 星期六

「得到」專欄訂閱心得



使用「得到」也好長一段時間了,從約三個多月前開始,「得到」上面就開始有了記錄自己在上面花多少時間的功能,這其實是一種很有趣的正回饋機制,對像我這樣的「腦殘羅粉」來說特別有用,情不自禁地就訂了五個專欄,羅胖、李笑來、萬維剛、何帆、吳軍,還買了一堆電子書,雖然看完了不少,但其實沒看完的也還不少~

所有專欄中我最喜歡的是萬維剛的專欄,我並不是一開始就喜歡這個專欄的,最一開始我試讀了幾篇發現很多都和他自己的書「萬萬沒想到」和「智識份子」裡面的文章有許多相似之處,不過我後來手癢還是給他訂下去了,比較起來他講的東西最讓我有收穫,主要的內容是他看了某些書或是他對特定事情的看法,相當有見地.

我最早訂的是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因為我想看他怎麼讓人通往財富自由,或者是說我想知道他到底想胡扯些什麼,看他到底有多「雞湯」,事實證明他說的東西跟理財沒啥關係,而且真的很「雞湯」,但我必須說人常常就是需要這麼一碗雞湯,我也給大家分一點他特濃的雞湯,他想說的就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就是時間,一個人之所以能擁有很多財富,是因為他有很強的注意力,他可以完全支配自己有限的時間,他有足夠的意志力去完成事情,然後這樣的模式變成了他的剛需,所以專注與成功就成為了這個人必然會做到的事,那他還有什麼不能完成的呢?(就這樣

何帆是在他還沒在「得到」上出現時我就已經在追蹤他的微信公眾號了,他講經濟學的東西相當有意思,但是有些有點艱澀,要好好想想,但就如同他專欄所說的「有溫度的經濟學」,你總是可以感覺到一點東西.他在專欄和公眾號當中也很常介紹書,有些我還特地找來看,相當有意思.他自己提到說他早年喜歡讀文學,特別喜歡讀名家寫的文學作品,因為這些作品當中的人物個性特別立體,又特別有深度,後來他開始喜歡經濟學,改成讀許多經濟學和財經方面的書籍,而且他每次出差必定會帶三本書,在候機室讀一本,在飛機上讀一本,回到旅館再讀一本,全部都讀完了就打開平板裡面的電子書,讓我覺得特別有共鳴.

吳軍是我最後訂的,觀望了好長一段時間,他的東西特別雜,什麼東西都喜歡談一點,但是談得不深,不過跟其他人不太有重複,我試讀到某幾篇覺得很棒,就忍不住訂了,後來他又讓我失望了好長一段時間.

羅胖就不用說了,他的專欄最便宜,而且還時不時會送幾篇很不錯的文章,毫不考慮地就訂下去.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羅胖的跨年演講,批評他和讚賞他的人都很多,就跟羅胖的新書標題一樣,現代人有知識的焦慮,深怕別人知道了但我卻不知道的事情,這樣的焦慮就形成了一種unmet needs,讓他這樣的商人有了機會,像我這樣「腦殘羅粉」就栽進去了,但其實讀這麼多東西並不一定有用,也不一定就解了你的焦慮,閱讀其實最重要是享受一個思考的樂趣,當你讀得越多越廣時就越有值得思考的題材,所以我讀書從來不是一本書從頭到尾一口氣看完,我一定是先看個幾十頁或是幾個章節就停下來想一想,然後就去開另外一本完全不同的書來讀,然後再想一想,有的時候突然想到前兩本書中有趣的事情,又再跳回去讀那一本書,這樣交叉刺激下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極大的樂趣,這是我從羅胖身上得到的東西,一個閱讀和思考的樂趣,我覺得很難得,因為我失去這樣東西好多年了,竟然讓我找了回來.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比海還深 (After the storm)

好看的電影通常有兩種型態,一種是劇情很有張力,人物的性格在故事一開始就已經定調了,我們跟著主角一同發現這個故事.另ㄧ一種是沒有什麼劇情,但是藉由人物對事件的反應慢慢地將人物的性格鋪展開來,我們就從一些平凡的生活瑣事當中逐漸認識每一個主角立體的性格,通常那個背景的故事可以反應時代,也可以展現對某一個情境的心態.

是枝裕和是我非常喜歡的導演。他非常地擅長透過一些平凡的事物去襯托故事中人物的性格,不需要煽情的配樂和聳動的劇情,就可以把一個人內心細膩的情緒刻畫地很徹底,也可以讓觀眾隨之沈浮.

「比海還深」就是一部用平凡的故事去襯托出人物的性格,用各個角色間的互動與情緒去凸顯出每個人內心的掙扎,不慍不火,卻讓人很感動.

曾經一位朋友說過,台灣的電影不需要拍出「屍速列車」這種巨額資本的商業電影,我們是絕對有潛力拍出「比海還深」.我完全同意這個看法,從前有楊德昌拍出了「一一」,若你也看過是枝裕和的「比海還深」、「海街日記」和「橫山家之味」,這些電影不是「海角七號」和「男朋友,女朋友」那種小情小愛,而是更去展現一個人的情緒,去探討在我們的文化背景下,在不同的性格差異之下,用一個平凡的故事如何去把每個人物雕塑出來,這個方向絕對是台灣電影可以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