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飢餓的盛世 -- 乾隆時代的得與失 (1) -- 張宏杰 高壓的皇權

心得一:高壓的皇權
如果你喜歡「西方憑什麼」那也該讀讀這本書,他也能告訴我們為什麼中國在乾隆時期其實就已經完了。


這是一本極好極好的歷史書!作者是張鴻杰。他的另一本著作「頑疾」先前有在羅胖的書店裡有賣,我讀完之後驚為天人,又在淘寶上順手買了一堆他其他的書。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在羅輯思維「領導你為啥不信我?」那一集當中也有一些介紹,講乾隆皇帝位居權力的頂端,卻是座信息孤島,他總是懷疑別人說的任何事情,他要透過「密摺」來多方考證事情的真偽,書中這兩句話正可以顯出他的懷疑和恐懼:


「歷代王朝最大的敵人,不是起義者,不是異族,不是災荒,而是官僚集團。中國歷史上壽命較長的大王朝,幾乎無一例外喪命於這些衣官楚楚、舉止高雅的人之手。」

「乾隆每一分鐘都在提醒自己不要掉進官員們設下的圈套,成為他們鬥爭的工具。」

中國自明朝開始就是極度的君主專制,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始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但乾隆和朱元璋不是同一種專制,朱元璋是帶有民粹色彩的,這可能是源自於他本身是一個農民,在明朝朱元璋允許百姓壓著貪官遊街,但是乾隆是相當反對的,他認為百姓很容易受到有心人士的操弄,所以有人攔轎告御狀或是太多人舉報同一起事件,都會讓他懷疑事件的真實性,他一定要自己查明真相他才願意相信。這也讓他在大量的訊息當中很難做出判斷,同時多少參雜許多個人的好惡,這也左右了下游的訊息來源的可靠性,每個屬下都想投其所好,所以當乾隆開始大興文字獄時,來自四方千奇百怪的舉報都是為了在皇上面前爭一個「績效」。這連在現代的公務體系和公家醫院裡面都能見到這種「投其所好」、「務虛」不「務實」的作為。

另外在這種猜忌懷疑的戒備之下,乾隆朝雖號稱盛世,同時也是君權專制的極致,當初來到中國的英國人也感嘆中國皇帝至高的皇權,然而相對應的是人民生命財產毫無保障,沒有任何產權獨立的精神存在清朝的律法中,皇帝一句話就是滿門抄斬。

過分的低薪再加上乾隆皇帝永不加賦的御令,官員的低收入無法因應經濟發展帶來的通膨,再加上產權沒有保障,導致朝中大小官員一有機會就是不停地貪污聚斂錢財,也產生了和珅這種富可敵國的貪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