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二:缺乏創新的思想與排外
在當時「讀聖賢書」和「先王舊制」的思想結構下,乾隆皇帝的繼承者嘉慶皇帝面對史無前例的通膨和貪汙腐敗,以及「永不加賦」的舊制之下,他在聖賢書中搜索枯腸也是拿不出任何可行的辦法來解決前所未見的難題,因為在他和所有官員的心中並沒有任何「創新」的觀念,只能在舊制的死胡同當中打轉,而且他還相信自己是對的。這是一個很基本的死穴。
而這對民間讀書人的影響就是缺乏科學的觀念,觀察、假設、實驗、驗證假設,這樣的思考邏輯是不會出現在苦讀經史子集的讀書人的心裡的,面對一個全新的問題,我們很難用突破性的視角去思考問題,更缺乏實驗與試誤的能力,而這種科學的思想是近代西方崛起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當時的中國對外來文化的接納程度近乎零,對外國人是有很根深蒂固的歧視,並且嚴格禁止中國人和洋人的任何往來,外國人也被嚴格要求限制活動範圍並且不能攜帶異性伴侶,這諸多原因也是後來鴉片戰爭發生的很重要的理由。八國聯軍後來打到圓明園時還發現乾隆時代英國送給乾隆皇帝的火槍被鎖在櫃子裡沾滿灰塵,但那些武器還遠比中國軍隊正使用的武器還先進。
所以,當時的讀書人根深蒂固的思考結構裡就被「聖賢書」給框住了,思想是缺乏創新的,政權又建立起排外的高牆,清朝就不像日本也不像西方國家那樣願意吸取未來的文化,創造出更好的2.0版,反倒是我們見識到滿蒙遼金這些相對外來的文化逐漸被同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