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頑疾 -- 張宏杰

很有趣的一本歷史書,談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各種腐敗以及返腐敗的一些方法,有些還收到不錯的效果,但是歷史就是會一再重演,腐敗就是會一直發生。陶淵明說「不為五斗米折腰」,除了他不愛錢之外,書中也推估「五斗米」在魏晉這樣的薄俸時代實在是沒多少錢,當時的清官的境遇都是很悽慘的,在做官的人都是靠搜刮老百姓來度日。

也談到清代的官員俸祿也是極低,光領薪水的地方官員不但是沒辦法活,也沒辦法養得起下面做事的雜役佣人,因為官員是領package做project的概念,一包錢全部要處理的,所以衍生出了「火耗」、「冰敬」、「炭敬」等各種名目向老百姓收錢,而且從偉大的康熙朝就開始了,康熙也是認同這種做法,甚至他也是要收地方官送錢給他,康熙自己又提出估名調譽的「永不加賦」這就開始了康熙末期時的腐敗,後來才有雍正四爺的查帳把錢都收回來,「火耗歸公」「養廉金」等政策後來才開啟乾隆盛世,但乾隆、道光時因為乾隆自己把這些規矩定死了,規定錢就是只能收多少,但是通貨膨脹讓國庫入不敷出,貪污的事又開始發生,道光又確乏像雍正這樣改革的勇氣,清朝就逐漸走了下坡。

心得:
1. 高薪不一定養廉,但低薪必定腐敗。
2. 稅法是國家極重要的法令,是國家現金流的來源也是國家的命脈,減稅固然可以大家開心,但我們還是要回頭思考,錢要從哪裡來?否則勢得其反,結局就是所有人都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3. 大喊減稅和捐薪水的,我們都要懷疑他們是不是譁眾取寵、沽名吊譽之徒。 4. 官員的薪水是要適時調整的,特別是該調高就要調高,雖然老百姓都會很不爽,但是歷史一再驗證當老百姓生活不佳導致稅收減少,政府樽節支出減少薪水,最後帶來的都是災難。如果我們認為公務人員效率不佳不能加薪,就該檢討效能不是檢討薪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