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一本奇書叫「自下而上」(The Evolution of Everything)作者是Matt Ridley。很久之前羅胖曾經在推薦過這本書,後來出了電子版,所以我當然就買了!一讀之後深覺驚為天人,但可能也是出於一種古典自由主義者的共鳴。
英文書名其實比中文書名更能說出內容,這本書在講的就是一切事物的演變,從物種、宇宙、基因到市場、政治、宗教、經濟等議題甚至是教育和性傾向,可以說是涉獵很廣,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圍繞著一個核心精神 --「自下而上」。
一切的美好的事物的發生都是自下而上自然形成,反而人為設計的「利維坦」最後導致的都是災難,從一戰、二戰、納粹德國、俄國革命到2008金融風暴都是少數政治家干預的結果。
裡面有一個有趣的論點是關於政府的形成,其實政府的形成和幫派並沒有分別,都是收取保護費,具有壟斷的暴力,抽取租金、租稅,保護自己的公民不受外人掠奪.所以一個具有自由派立場的人,懷疑政府也是理所當然的,從這個論點延伸到在藝術的領域裡,有許多詩人和小說家、劇作家都是古典自由主義者,對自由貿易和有限政府都很支持.看看席勒、歌德、拜倫,威爾第的「弄臣」、「阿依達」對權力的本質做了非常自由主義的闡述.開放的商業社會把藝術家從贊助包養制度下解放出來,他們才得以在大眾市場出售作品,而不是仰賴富裕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藝術家對自由主義漸漸變得敵視起來,認為資產階級社會是僵化的.易卜生、福樓拜和左拉都在批評自由主義秩序.這些反對者是從負面角度描述自由主義秩序的重要參與者.當自由主義的實現從不同的政治家的角度出發時,革命從自下而上的爭取個人自由演變成自上而下企圖透過中央政府來實現「美好願景」,從此自由主義也走向了一條分歧的道.
我感觸最深的是教育,過去在學生時代最富創造力的小學、國中、高中都是受到國立編譯館的教材下灌輸的知識,這種讓所有人學習同樣理念和內容的教育模式現在回想起來突然有點毛骨悚然。國有化教育在書中提到其背後往往有政治目的,而並非是所謂因材施教,考試的目的現在看來則是為了競爭資源的分配,而非評量能力或學問,更遑論讓人自由發展。在一個高速變動的時代,學校教育的價值比較有用的似乎只有學習「社會化」了。
書中還有一段話我也很很有感觸,「公共政策的失敗根植於規劃者對蓄意設計過分有信心。他们始终低估了自發性形成的優點,沒有意識到最佳的計畫不止一個。」
很開腦洞的一本書。羅胖似乎賣得太小力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