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肺癌專科醫師.內科專科醫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興趣是肺癌治療、骨質疏鬆、免疫學及癌症免疫學等方面的相關研究,以及各種臨床試驗設計與新藥開發,同時也是一名業餘的資深觀影者,一位興趣廣泛的愛書人.職涯的近幾年投入在新藥開發,我想我也可以稱自己為Drug Developper
2006年9月26日 星期二
La Nuit Américaine (1973)--日以作夜
Directed by François Truffaut
這是我看楚浮的第二部電影。
從他眉頭深鎖的三個夢中,一個小男孩在夜裡拄著柺杖到戲院裡偷Citizen Caine的海報,以及在電話中有意無意地傾倒出一本又一本大導演的著作,他在與觀眾們分享他對電影的愛。
"Both men and women are magic ?"
飾演Severine的義大利紅星Valentina Cortese,在拍攝這個橋段時屢屢忘詞,忘詞之後非常沮喪又不停地喝酒解悶,之後還靠貼在牆上的小抄才撐過,但是卻在這一幕最後一個開門的動作時,老是開成旁邊的置物櫃,讓她幾乎崩潰。
Valentina Cortese讓Severine這個角色十分的可愛與悽涼,雖然她有著大起大落bipolar的情緒,但是無疑地她是一個有活力的可愛角色。
2006年4月8日 星期六
一百年的孤寂--馬奎斯
這本是遠景出版,宋碧雲譯。
也是謠傳當中翻譯地最好的一個版本,現在已經買不到,我是從我舅舅的書堆當中挖出來的,沒想到挖到了寶。
故事是敘述一個家族六代的興衰,這個家族的人不是叫約瑟˙阿加底奧,就是叫奧瑞里亞諾,他們的共通特點就是最後都陷入了旁人無法介入的孤單當中,最後在這個世界上永遠的消失,那些祖先傳承下來的特質,以及那些悲慘的事蹟,一次又一次地重演在後代子孫的身上。
馬奎斯的寫法很特別,把寫實和幻想的事情結合在一起,文字就會產生很大的魔力。
比如說人可以乘坐飛毯,美麗的女孩升天,血液會繞路流到死者的母親家中,螞蟻抬著嬰兒到洞裡吃掉,這些使現時更加的豐富,也是幻想更加的堅固。
他筆下的愛情往往都是殘缺的,阿姨愛上姪子,失敗的愛情之後而來的,都是心灰意冷,讓自己完全地與世隔絕,陷入無可自拔的孤寂,這些缺失的愛包含著亂倫,外遇,痴戀,守寡,沒有一個完全的感情,似乎只有在奧瑞里亞諾˙席岡多晚年時,我們才能看到他和菲南妲兩人交換寂寞,才找到始終無法找到的快樂。
約瑟˙阿加底奧˙布恩迪亞想像之中的馬康多,在他的努力下真的成功的建立了,但是卻被許許多多的欲望,權力,和幻想,不停地摧殘破壞,這樣的想法與概念也不難在卡爾維諾的城市當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於是最後所有人都遺忘了馬康多,連鳥兒都不再來此歌唱,一陣風又將這個承受一百年孤單的家族,歸於塵埃。
2006年4月7日 星期五
鴿子 Die Taube --Patrick Suskind
今天早上上藍先元主任的精神分裂症,很神奇地裡面出現了一張投影片,介紹兩本徐四金的書,一本是「香水」,另一本就是「鴿子」。想起來我看過這兩本非常有趣的書,更想起鴿子裡的男主角約拿丹,就是一個有著強迫症的角色。
「他放下箱子站在原地,雖然他前方只剩下五級樓梯,但他並不願意折返,他只是想在走最後一段路之前先休息幾分鐘,喘口氣,讓心跳穩定下來。」
這是我讀過徐四金的第三部作品,第一部是「香水」,第二部是「棋戲」,再來就是這一部'鴿子'.和'棋戲'的感覺有些類似,徐四金喜歡描寫一個人內心的感覺,並且很細膩地去刻劃人物的內心世界,或者是描述人物。
不過「鴿子」要比「棋戲」好得多。這是描寫一個平凡的守衛約拿丹,因為一隻鴿子的闖入而打亂了他原有的生活, 但他仍然鼓起勇氣,在那些別人看起來或許是非常渺小而不重要的事,但對自己卻意義非凡的事物上捍衛到底。 約拿丹在最後一刻,挑戰了自己內心最深的脆弱,雖然他只是一個微不足的小人物,但他體認到自己的幸福是無可比擬的幸福,他不需要去羨慕其他人,也不需要自悲自憐,所以他重新回到被鴿子佔據的房間,一個他深深所愛的地方,如同他的愛人一般。
徐四金刻劃約拿丹的手法非常的細緻,我們彷彿看到一個落魄的生命,
活生生地,
在我們眼前奮力地掙扎。
「他放下箱子站在原地,雖然他前方只剩下五級樓梯,但他並不願意折返,他只是想在走最後一段路之前先休息幾分鐘,喘口氣,讓心跳穩定下來。」
這是我讀過徐四金的第三部作品,第一部是「香水」,第二部是「棋戲」,再來就是這一部'鴿子'.和'棋戲'的感覺有些類似,徐四金喜歡描寫一個人內心的感覺,並且很細膩地去刻劃人物的內心世界,或者是描述人物。
不過「鴿子」要比「棋戲」好得多。這是描寫一個平凡的守衛約拿丹,因為一隻鴿子的闖入而打亂了他原有的生活, 但他仍然鼓起勇氣,在那些別人看起來或許是非常渺小而不重要的事,但對自己卻意義非凡的事物上捍衛到底。 約拿丹在最後一刻,挑戰了自己內心最深的脆弱,雖然他只是一個微不足的小人物,但他體認到自己的幸福是無可比擬的幸福,他不需要去羨慕其他人,也不需要自悲自憐,所以他重新回到被鴿子佔據的房間,一個他深深所愛的地方,如同他的愛人一般。
徐四金刻劃約拿丹的手法非常的細緻,我們彷彿看到一個落魄的生命,
活生生地,
在我們眼前奮力地掙扎。
2004年9月12日 星期日
Les Quatre cents coups (1959)--四百擊
Truffaut楚浮的第一部電影,1959上映,黑白片。
Antoine Doinel一個十四歲的小孩,他的父母不知如何管教他,在學校也是調皮搗蛋愛惡作劇,又喜歡翹課跑出去玩。
不過有一天起他喜歡看書寫作,在家裡掛起巴爾札克的照片,又在旁邊點蠟燭但卻導致一場小火災。
寫了一篇作文自己覺得很棒,但是老師卻硬說他瞟竊。他翹家先後躲在印刷廠和朋友家裡,有一次偷了一台打字機,卻想拿回去還,後來卻被逮住了,被控告偷竊,他的父母不知道如何管教他,到最後把他送到類似戒護所的地方去了。
Quatre cents coups直接翻就是四百擊,four hundred blows,但這應該是一句法文的俚語,意思就是惡作劇,搞怪等等。
Antoine就是如此,或者應該說Truffaut本人小時候也是如此,做了許多自己不能了解,父母親也無法諒解的事情,在教育與社會這種僵硬而死板的制度下,許多小孩子就像Antoiney在他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被放棄了,不被允許有自己的夢想,指能關在學校裡念一些沒有用的書。
Doinel, if your paper is first today, it's because I've decided to give the results beginning with the worst.
那篇被老師認為抄襲的文章,其實Antoine的想法還蠻特別的,題目的要求好像是最難過的一件事,他寫得是祖父過逝的時候,內容或許有引用一些書裡的句子,不過整體來說還是很有想像力。想想自己國中的時候考試時的作文題目,如果寫得太有想像力,太出格,通常不是拿超低分就是超高分,但是Antoine卻得了一個停課。
最後一幕應該是最感人的一幕吧,Antoine從戒護所裡跑出來,一直跑跑到海邊,當他跑到海邊時回頭的那一望。
Oh, I lie now and then, I suppose.Sometimes I'd tell tell them the truth and they still wouldn't believe me,so I prefer to lie.
那是他想要逃離的世界,他想要用自己的方式活著,我們從Antoine中彷彿看到了每一個小孩子的群像,於是他和我們彼此就開始有了連接,有了共鳴,一雙鐵幕網背後童稚的雙眼,成就了這部楚浮的作品。
Masterpiece.Il est superbe!!!
2004年6月16日 星期三
Vozvrashcheniye (2003)--歸鄉--In Return
其實這部電影一句話就可以講完,但這樣似乎不能道盡一部有二三十項影展提名殊榮的作品。
兩兄弟多年僅靠著一張照片維持著對父親的記憶,某一天,一名自稱父親的男子回到家中,並且隔天就帶他們去荒島上旅行,途中管教愈加嚴格的父親,和正值叛逆期的兩兄弟們發展出維妙的關係。
弟Ivan始終不肯相信那人是自己的父親,即使他父親強迫他叫他爸爸。他叛逆固執的眼神,演活了全戲,他對跳水膽小退縮,但是對於反抗父親的要求,卻是有無比的勇氣,無可妥協的固執。兄Andrey對父親雖然較順從,可是也是有許多地方不滿,父親的表達方式則是打罵,且對過去的事隻字未題。
整部電影一直在一種不可預期的氣氛當中進行著,說不上高潮迭起,但也不會沉悶,就像在看阿莫多瓦的Talk to her時感覺差不多。
就連結尾也是如此地不可遇期,卻留給我無限的遐想。
我相信他父親是愛他們的,他也真的是他們的父親,雖然整個荒島渡假的過程當中,他們似乎是一直遇到困難,輪胎陷到溼泥中要冒著大雨挪車,自己架木船到荒島上,半途引擎故障,兩兄弟還得拼命地滑船,強壯地爸爸只是在旁邊指揮,種種的一切表現地似乎兩兄弟都很不滿。
Ivan氣得跑走了,父親在後面追著叫他的名字,他一定是個不會表達自己的父親,他知道他愛著他的孩子的,可是他的孩子卻厭惡他。
父親的屍體在木船裡漂走了,Ivan站在岸邊哭著叫爸爸,這是他第一次真心地叫"爸爸"。
最後他們在父親車上發現一張黑白的照片,上面是兩兄弟小時候還有媽媽,可見父親從離開家起就沒有忘了他們,他是很需要他們才回到家來的,無論他這十幾年來去了那裡。
片末是一連串黑白的照片,是Andrey這一趟旅行用相機照下來的,裡面盡是兩個人在旅程中開心的笑容,還有一些以前照的舊照片,包括母親和小時候的他們。
而父親呢?!
父親是唯一出現在最後一張照片,他戴著墨鏡,沒有看鏡頭,樣子有些模糊,一如父親在他們心中的形象,短暫而模糊,他所做的就是帶給他們前面那許許多多難忘的荒島之旅。
不是一部超棒的電影,但是很發人省思,會看見人心懷疑的可怕,幼童的無知,以及父與子關係的衝突,還有那隱約綿長的父愛。
訂閱:
文章 (Atom)